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84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国泰航空之前已在内地开通19个航点,但这次格外用心,为乌鲁木齐航线专门投放了配备可全平躺商务舱座椅的A330-300宽体机,在机载娱乐系统加入了《我的阿勒泰》,商务舱酒单上还出现了新疆产的红酒。
“独木不成林,仅靠我个人学识,难以推动麻蓬村跨越式发展。”陈力全坦言,科技特派员要撬动背后依托的资源网络,为乡村发展所用。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经查,2018年至2022年,越博动力通过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等业务、虚假出售资产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相关年度报告等存在虚假记载。证监会拟对越博动力及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以合计3080万元(人民币,下同)罚款,并对其中两名主体采取8至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在越博动力财务造假过程中,于某、贺某提供其控制或联络的多家公司配合越博动力开展虚假业务,与越博动力构成共同违法,证监会拟对其分别处以200万元、30万元罚款。此外,对发现涉嫌犯罪情形的,证监会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广州6月27日电 (记者 方伟彬)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27日晚间消息,为有效防范化解闽粤交界水域管控风险,切实维护渔业生产秩序,日前,广东、福建两省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在广东省梅州市三河镇举行内陆水域联合执法行动启动仪式。
哈尔滨拥有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于2010年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本届哈夏音乐会以“让世界听见哈夏”为主题,将举办3大国际性赛事、79场中外专场演出、3000余场群众性文艺活动。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广东江门6月27日电 (记者 郭军)第二届海峡两岸民谣之夜交流活动23日至27日在广东江门市举办。本次活动以音乐为纽带,融合文化寻根、美食体验、科技探索与民谣共唱等多元形式,吸引约500名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音乐人、文化学者、台胞代表及网络达人齐聚侨乡,共谱两岸文化交流的生动篇章。
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
“当下,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迎来新机遇。微短剧的‘碎片化传播’恰好符合现代人的观看习惯,若能结合优质内容,可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高效载体。两岸青年在影视合作方面大有可为,基于此次签约,我们将在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推进,积极开展民间合作,希望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创意,能在观念上互相交流。”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仲祺表示。(完)
上海是中国农民画现代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上海金山农民画村也成为集聚和促进全国农民画乡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开幕式上,全国30余家农民画画乡签订成立“中国乡土绘画联盟”倡议书。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对技术创新的坚守。联合飞机集团深圳基地总经理李晓亮介绍,以前不久在巴黎航展亮相的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机“镧影”R6000为例,其货运版机型适用于城市间及特殊地形的高效物流运输,正在研发的载人版机型,预计推出后将成为一款名副其实的“空中轿车”。“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正在推进发动机自主研制工作,未来成功投用后,将使产品成本大幅下降,有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尽管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存在不确定性,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将继续前行,全球能源转型大势不会逆转。世界各国对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以及中国的引领作用充满期待。对中国而言,绿色转型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引擎,也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更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时代担当,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通往“零碳未来”的道路,绝非简单的节能减排或能源结构转型,而是一场触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